2024-07-16
三中全會為中國式現代化擘畫新藍圖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已於周一召開,市場預計會議除提出推出短期刺激經濟工具外,還將制定明確政策路線和具體改革措施。二十屆三中全會無疑會對深化改革開放提供重要指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為經濟持續復甦帶來更大動力。
精準配置資源 推進製造業升級
目前,內地繼續審時度勢,謹慎運用貨幣和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在疫情後,當局已發行大量長期政府債券來資助基礎設施和其他支出。央行更已進行適度貨幣寬鬆政策,信貸成長也開始增加。私營企業在更穩定環境下開始投資。預計內地還會對某些選定行業提供支持,將有限資源在適當和有需要領域輸入,如早前支持政策已促進綠色能源和電動汽車等行業發展,符合推進製造業技術升級目標。
在全體人民而言,在房地產和股市目前仍在谷底徘徊的情況下,刺激消費提振信心是一個重要議題。估計當局會考慮如何大規模支持製造業繼而增加就業成長,進一步擴大其後能帶來之消費。隨着消費開始復甦,生產力會相應增加,輕微通脹將有助於扭轉經濟衰退。另外,隨着國家對外貿易順差增長,這將為經濟復甦創造更積極的氛圍。
革故鼎新 全方位支持中小企
內地近年着力消除貧富差距,減少冗餘和低效率運作,並鼓勵所有公私機構唯才是用。凡此種種,都可鼓勵年輕一代變得務實。這將促進及鼓勵創新,解決許多不合時宜的企業經營模式。尤其在銀行系統方面,現時仍然穩健,足以證明此前制定的方案亦已發揮作用。
筆者預期,政府應該會有相關措施,透過銀行體系,將適當資源引導到更有利於提高生產力之經濟領域。筆者希望全會制定新政策和激勵措施,以貸款市場作支持,延伸及滲透至更廣泛行業,如關鍵的服務業中小企等。此外,隨着房地產價格下跌,地方政府近期亦面臨財務壓力。筆者認為,地方政府可利用銀行體系加速資本流動,以解決財政收入減少的問題。例如,銀行提供由政府支持之適當產品,幫助地方政府籌資,通過吸引投資來增加開發資源資本,而不再依賴土地出售。這樣能減輕財務壓力以及應對高槓桿問題。資本流轉加快也有助投資者改變投資方向以及高存款比率問題。
宜着力經濟再平衡 提振消費信心
毫無疑問,內地目前存在一些循環結構性問題,需要多方施策。刺激措施誠然不是「萬靈藥」,但也是短期解決問題的必要之舉。內地經濟從傳統成長驅動因素(如房地產投資板塊)轉型需要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各方持份者均需獲得支持,而針對較貧困家庭提供財政支持和加強社會保障措施將是一個好開始。筆者認為,一個包括更廣泛財政和金融改革措施,以及重建銀行系統和私營企業信心步驟的改革方案,配以針對性的刺激措施,對於提振經濟至關重要。為此,應制定明確經濟目標,包括將經濟再平衡,以及從服務業和高生產力製造業入手,不再以房地產作為主要成長驅動因素,促進家庭消費。
筆者相信,只要做好整體規劃並努力實現這些目標,並透過有系統性的措施來鞏固,消費信心會快速提升,內地經濟大引擎也將開始更快地運轉。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
閱讀更多
精準配置資源 推進製造業升級
目前,內地繼續審時度勢,謹慎運用貨幣和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在疫情後,當局已發行大量長期政府債券來資助基礎設施和其他支出。央行更已進行適度貨幣寬鬆政策,信貸成長也開始增加。私營企業在更穩定環境下開始投資。預計內地還會對某些選定行業提供支持,將有限資源在適當和有需要領域輸入,如早前支持政策已促進綠色能源和電動汽車等行業發展,符合推進製造業技術升級目標。
在全體人民而言,在房地產和股市目前仍在谷底徘徊的情況下,刺激消費提振信心是一個重要議題。估計當局會考慮如何大規模支持製造業繼而增加就業成長,進一步擴大其後能帶來之消費。隨着消費開始復甦,生產力會相應增加,輕微通脹將有助於扭轉經濟衰退。另外,隨着國家對外貿易順差增長,這將為經濟復甦創造更積極的氛圍。
革故鼎新 全方位支持中小企
內地近年着力消除貧富差距,減少冗餘和低效率運作,並鼓勵所有公私機構唯才是用。凡此種種,都可鼓勵年輕一代變得務實。這將促進及鼓勵創新,解決許多不合時宜的企業經營模式。尤其在銀行系統方面,現時仍然穩健,足以證明此前制定的方案亦已發揮作用。
筆者預期,政府應該會有相關措施,透過銀行體系,將適當資源引導到更有利於提高生產力之經濟領域。筆者希望全會制定新政策和激勵措施,以貸款市場作支持,延伸及滲透至更廣泛行業,如關鍵的服務業中小企等。此外,隨着房地產價格下跌,地方政府近期亦面臨財務壓力。筆者認為,地方政府可利用銀行體系加速資本流動,以解決財政收入減少的問題。例如,銀行提供由政府支持之適當產品,幫助地方政府籌資,通過吸引投資來增加開發資源資本,而不再依賴土地出售。這樣能減輕財務壓力以及應對高槓桿問題。資本流轉加快也有助投資者改變投資方向以及高存款比率問題。
宜着力經濟再平衡 提振消費信心
毫無疑問,內地目前存在一些循環結構性問題,需要多方施策。刺激措施誠然不是「萬靈藥」,但也是短期解決問題的必要之舉。內地經濟從傳統成長驅動因素(如房地產投資板塊)轉型需要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各方持份者均需獲得支持,而針對較貧困家庭提供財政支持和加強社會保障措施將是一個好開始。筆者認為,一個包括更廣泛財政和金融改革措施,以及重建銀行系統和私營企業信心步驟的改革方案,配以針對性的刺激措施,對於提振經濟至關重要。為此,應制定明確經濟目標,包括將經濟再平衡,以及從服務業和高生產力製造業入手,不再以房地產作為主要成長驅動因素,促進家庭消費。
筆者相信,只要做好整體規劃並努力實現這些目標,並透過有系統性的措施來鞏固,消費信心會快速提升,內地經濟大引擎也將開始更快地運轉。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