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7
美科技股或屆臨界點

【【美科技股到達臨界點? 】】
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季度財報表現不佳,引對發人工智能過熱擔憂,推動上星期中熊市趨勢,市場被嚴重拋售打擊。大型科技股急瀉,導致標普500指數出現自2022年12月以來最差一天,結束自金融危機以來最長沒有下跌超過2%之最佳時期。納100指數跌幅更為明顯,上星期三下跌超過3.5%。谷歌因需要超越競爭對手,其人工智能領域投入資源比分析師預期高,影響整體盈利,股價下跌5%。特斯拉利潤亦下滑,加上Robotaxi延遲推出,導致其股價暴跌12%。
投資者終於開始意識到人工智能競賽後果,認識到它現在更多的是一項支出而並不是全收入。上周三交易是集中風險(concentrated risk)的又一次教訓。這是一個市場潛在風險,其上漲主要歸功於一小部分大漲股集體表現,下跌情況亦是一樣。連續幾個交易日,小型公司(small cap)表現超越大型公司(large cap),這表明投資者偏好已從主導基準指數大型科技公司轉向小型公司。
【大行看淡、保管風險為上】
高盛首席股票分析師亦分享報告,建議投資者等待人工智能泡沫爆破,指出特斯拉和谷歌業績不足以維持它們“七大科技公司”勢頭。市場對大型科技股季度財報開局肯定並不滿意,因而導致上星期大跌。市場卻曾有很多期望,而高盛分析師認為這些公司並沒有為當前人工智能有效性和盈利潛力提供明確答案。在2024年大部分時間裡,大型科技公司推動股市上漲,但現在開始遇到阻礙。投資者從大型科技公司轉向市場表現忽略的板塊(如小型公司),亦是因為他們押注美聯儲將降息,並擔心人工智能仍需要回報。
【交易易手訊號有所反影】
科技公司問題不僅在於其盈利不盡如人意,而是該行業仍陷入易手輪換中。這種快速易手交易從6月份CPI開始,許多人認為反科技易手將是短暫,而事實證明它可更長久,亦因如此,令市場增加對該行業焦慮,引發額外拋售壓力。這些股票下跌導致一些估值泡沫消失。雖然這會提供支持位,但季度財報才剛剛開始。蘋果、微軟、亞馬遜和臉書等公司都將在下周公布財報。
今年第二季度是美股一年中最差時期,歷史上經常出現10%至15%調整。本季度,估值擔憂與前期收益、非理性經濟繁榮、盈利預期高門檻和總統選舉相結合。事實上,美國第二季度盈利季節開局比往常更疲軟。據彭博數據,標普500指數公司財報利潤超過分析師預期幅度是自2022年底以來最小,而銷售驚喜則是至少兩年來最差。
一些分析師認為,2024年下半年市場波動性將增加,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等基準指數會出現10%至15%調整。他們的工作目前並不指向結構性衰退,而是暫停幾年前開始通脹擴張周期。被稱為“200天-DMA”指標衡量標普500指數相對於較長期移動平均線表現,在上周,該基準指數價格高出移動平均線多達15%。雖然差距已經縮小,到上周中期收盤時為9%,但是12%以上巨大差距仍然預示着2011年、2018年和2021年指數下跌可能出現情況。雖然這並不一定意味着市場即將崩盤,但對於擔心科技估值過高和集中風險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警號。
【投資者應開始美股能否再續強勢,宜轉策略】
傳統上,如市場處於美國總統選舉年,那該年整體回報率應該會更高。截至目前為止,市場已經上漲約14%。因此,從技術性分析而言,它仍然可下跌10%,並繼續聲稱選舉年有正回報。當然,這只是一個迷思,投資者不應該依賴這個原則。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美聯儲將在不久降低利率,這意味着經濟衰退即將到來。大型企業已進行重組和裁員以削減成本。當這個趨勢已確定下來,進入超熱市場(如AI)將變得更加冒險。投資者應開始考慮從泡沫中重新配置資產,或許開始關注一些價值股/投資策略。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
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季度財報表現不佳,引對發人工智能過熱擔憂,推動上星期中熊市趨勢,市場被嚴重拋售打擊。大型科技股急瀉,導致標普500指數出現自2022年12月以來最差一天,結束自金融危機以來最長沒有下跌超過2%之最佳時期。納100指數跌幅更為明顯,上星期三下跌超過3.5%。谷歌因需要超越競爭對手,其人工智能領域投入資源比分析師預期高,影響整體盈利,股價下跌5%。特斯拉利潤亦下滑,加上Robotaxi延遲推出,導致其股價暴跌12%。
投資者終於開始意識到人工智能競賽後果,認識到它現在更多的是一項支出而並不是全收入。上周三交易是集中風險(concentrated risk)的又一次教訓。這是一個市場潛在風險,其上漲主要歸功於一小部分大漲股集體表現,下跌情況亦是一樣。連續幾個交易日,小型公司(small cap)表現超越大型公司(large cap),這表明投資者偏好已從主導基準指數大型科技公司轉向小型公司。
【大行看淡、保管風險為上】
高盛首席股票分析師亦分享報告,建議投資者等待人工智能泡沫爆破,指出特斯拉和谷歌業績不足以維持它們“七大科技公司”勢頭。市場對大型科技股季度財報開局肯定並不滿意,因而導致上星期大跌。市場卻曾有很多期望,而高盛分析師認為這些公司並沒有為當前人工智能有效性和盈利潛力提供明確答案。在2024年大部分時間裡,大型科技公司推動股市上漲,但現在開始遇到阻礙。投資者從大型科技公司轉向市場表現忽略的板塊(如小型公司),亦是因為他們押注美聯儲將降息,並擔心人工智能仍需要回報。
【交易易手訊號有所反影】
科技公司問題不僅在於其盈利不盡如人意,而是該行業仍陷入易手輪換中。這種快速易手交易從6月份CPI開始,許多人認為反科技易手將是短暫,而事實證明它可更長久,亦因如此,令市場增加對該行業焦慮,引發額外拋售壓力。這些股票下跌導致一些估值泡沫消失。雖然這會提供支持位,但季度財報才剛剛開始。蘋果、微軟、亞馬遜和臉書等公司都將在下周公布財報。
今年第二季度是美股一年中最差時期,歷史上經常出現10%至15%調整。本季度,估值擔憂與前期收益、非理性經濟繁榮、盈利預期高門檻和總統選舉相結合。事實上,美國第二季度盈利季節開局比往常更疲軟。據彭博數據,標普500指數公司財報利潤超過分析師預期幅度是自2022年底以來最小,而銷售驚喜則是至少兩年來最差。
一些分析師認為,2024年下半年市場波動性將增加,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等基準指數會出現10%至15%調整。他們的工作目前並不指向結構性衰退,而是暫停幾年前開始通脹擴張周期。被稱為“200天-DMA”指標衡量標普500指數相對於較長期移動平均線表現,在上周,該基準指數價格高出移動平均線多達15%。雖然差距已經縮小,到上周中期收盤時為9%,但是12%以上巨大差距仍然預示着2011年、2018年和2021年指數下跌可能出現情況。雖然這並不一定意味着市場即將崩盤,但對於擔心科技估值過高和集中風險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警號。
【投資者應開始美股能否再續強勢,宜轉策略】
傳統上,如市場處於美國總統選舉年,那該年整體回報率應該會更高。截至目前為止,市場已經上漲約14%。因此,從技術性分析而言,它仍然可下跌10%,並繼續聲稱選舉年有正回報。當然,這只是一個迷思,投資者不應該依賴這個原則。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美聯儲將在不久降低利率,這意味着經濟衰退即將到來。大型企業已進行重組和裁員以削減成本。當這個趨勢已確定下來,進入超熱市場(如AI)將變得更加冒險。投資者應開始考慮從泡沫中重新配置資產,或許開始關注一些價值股/投資策略。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