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7
人民幣結算漸趨活躍

【【人民幣結算逐趨活躍】】
國家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幣比例於今年達到歷史新高,這主要受益於與俄羅斯更緊密關係,這種關係提振北京當局將人民幣國際化並削減對美元依賴。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截至今年7月,國內53%進出口貿易使用人民幣,較2021年同月約40%上升。此外,由於美國對俄羅斯制裁,限制俄羅斯以美元進行交易能力,俄羅斯改變策略轉而使用人民幣,令人民幣跨境使用得到極大推動。今年2月,俄羅斯中央銀行行長亦已表示,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金融交易和存款情況已比以往「激增」。
有對國際貨幣研究機構認為,美國制裁俄羅斯情況為國家開發金融兌換系統與俄羅斯系統連接得到解決方案對世界貿易系統帶來重要改變。另外,北京在2023年與沙地阿拉伯、阿根廷和蒙古以人民幣結算開始或續期貨幣互換髮展對整體架構機制亦得到幫助。這些國家都是以中國為需要商品生產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自2022年以來,老撾、哈薩克、巴基斯坦、巴西和塞爾維亞等國家也設立新人民幣清算銀行。
【國內解決經濟情況先行,但人民幣穩定仍有必要性】
雖然國內今年保持與美元匯率穩定,大致原因是為鼓勵貿易夥伴更多地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國家一直期望能有一個強而穩定的人民幣。如果人民幣轉弱,則無法說服其他國家使用人民幣進行日常交易。因此,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需要有穩定的特性。中國在2015年進行貨幣貶值以對抗經濟成長放緩后,使其人民幣國際化遭受一些挫折。當然,這亦要將國內經濟平衡為優先處理選項。削弱人民幣價值能短期內提高國家出口競爭力,但亦同時導致使用人民幣結算量大幅下降,而這需要花多年時間才能恢復。香港有學者認為,像國家這樣大型經濟體以自己貨幣結算大部分貿易是十分正常,而在這方面國家在程序上以及開發上可有所改善。
【長期貿易工具SWIFT 之限制,有利中國系統發展】
在全球貿易融資中,人民幣仍遠遠落後於美元。根據國際支付網絡 SWIFT 最近數據,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份額僅為4.74%,排在美元、歐元和英鎊之後。但有研究機構報告指出,SWIFT 來提供全球貨幣交易已開始慢慢被國家 CIPS 等替代支付系統和其他私人網絡取代。尤其是在美國政策上,越來越多限制,這使其他系統變得更受歡迎。
當然,西方抗拒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會有可能限制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份額進一步增加。一些海外學者認為,不太可能看到中國與美國、與歐盟貿易轉向人民幣。主要原因是因為國內資本管制和支持使用美元強大網絡效應等長期障礙,限制人民幣貿易結算髮展。大多數外匯交易者仍會繼續選擇透過美元進行交易。但中國並不尋求推翻美元全球主導地位,其動機主要是關於自主性和韌性。國家內部經濟政策會對人民幣產生某程度壓力。但從宏觀角度看,國家越早減少對美元/ SWIFT系統依賴,其國際貿易活動就越靈活。這反過來將會刺激國內經濟,並支持目前經濟復蘇過程。
【投資者對人民幣或相關投資之選擇】
從中長期來看,預計人民幣將保持在目前水平,並不會過度惡化。中期投資者其一選擇是購入人民幣,並等待其內在升值。對於非外𣾀投資者來說,可以考慮在中期投資中增加人民幣資產比重,例如購買人民幣債券或直接購買人民幣股票。此外,也可以考慮投資於與國內經濟緊密相關資產,例如與國內有大量貿易往來國家股票或債券。雖然國內資本管制和美元強大網絡效應,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會受到相當限制,但長遠來說下跌空間有限。姑勿論選擇那一項資產,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仍需密切注意短期波動和相關外匯風險。
以上由香港經濟日報成員,iMoney 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寰宇天融投資管理研究主管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
國家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幣比例於今年達到歷史新高,這主要受益於與俄羅斯更緊密關係,這種關係提振北京當局將人民幣國際化並削減對美元依賴。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截至今年7月,國內53%進出口貿易使用人民幣,較2021年同月約40%上升。此外,由於美國對俄羅斯制裁,限制俄羅斯以美元進行交易能力,俄羅斯改變策略轉而使用人民幣,令人民幣跨境使用得到極大推動。今年2月,俄羅斯中央銀行行長亦已表示,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金融交易和存款情況已比以往「激增」。
有對國際貨幣研究機構認為,美國制裁俄羅斯情況為國家開發金融兌換系統與俄羅斯系統連接得到解決方案對世界貿易系統帶來重要改變。另外,北京在2023年與沙地阿拉伯、阿根廷和蒙古以人民幣結算開始或續期貨幣互換髮展對整體架構機制亦得到幫助。這些國家都是以中國為需要商品生產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自2022年以來,老撾、哈薩克、巴基斯坦、巴西和塞爾維亞等國家也設立新人民幣清算銀行。
【國內解決經濟情況先行,但人民幣穩定仍有必要性】
雖然國內今年保持與美元匯率穩定,大致原因是為鼓勵貿易夥伴更多地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國家一直期望能有一個強而穩定的人民幣。如果人民幣轉弱,則無法說服其他國家使用人民幣進行日常交易。因此,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需要有穩定的特性。中國在2015年進行貨幣貶值以對抗經濟成長放緩后,使其人民幣國際化遭受一些挫折。當然,這亦要將國內經濟平衡為優先處理選項。削弱人民幣價值能短期內提高國家出口競爭力,但亦同時導致使用人民幣結算量大幅下降,而這需要花多年時間才能恢復。香港有學者認為,像國家這樣大型經濟體以自己貨幣結算大部分貿易是十分正常,而在這方面國家在程序上以及開發上可有所改善。
【長期貿易工具SWIFT 之限制,有利中國系統發展】
在全球貿易融資中,人民幣仍遠遠落後於美元。根據國際支付網絡 SWIFT 最近數據,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份額僅為4.74%,排在美元、歐元和英鎊之後。但有研究機構報告指出,SWIFT 來提供全球貨幣交易已開始慢慢被國家 CIPS 等替代支付系統和其他私人網絡取代。尤其是在美國政策上,越來越多限制,這使其他系統變得更受歡迎。
當然,西方抗拒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會有可能限制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份額進一步增加。一些海外學者認為,不太可能看到中國與美國、與歐盟貿易轉向人民幣。主要原因是因為國內資本管制和支持使用美元強大網絡效應等長期障礙,限制人民幣貿易結算髮展。大多數外匯交易者仍會繼續選擇透過美元進行交易。但中國並不尋求推翻美元全球主導地位,其動機主要是關於自主性和韌性。國家內部經濟政策會對人民幣產生某程度壓力。但從宏觀角度看,國家越早減少對美元/ SWIFT系統依賴,其國際貿易活動就越靈活。這反過來將會刺激國內經濟,並支持目前經濟復蘇過程。
【投資者對人民幣或相關投資之選擇】
從中長期來看,預計人民幣將保持在目前水平,並不會過度惡化。中期投資者其一選擇是購入人民幣,並等待其內在升值。對於非外𣾀投資者來說,可以考慮在中期投資中增加人民幣資產比重,例如購買人民幣債券或直接購買人民幣股票。此外,也可以考慮投資於與國內經濟緊密相關資產,例如與國內有大量貿易往來國家股票或債券。雖然國內資本管制和美元強大網絡效應,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會受到相當限制,但長遠來說下跌空間有限。姑勿論選擇那一項資產,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仍需密切注意短期波動和相關外匯風險。
以上由香港經濟日報成員,iMoney 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寰宇天融投資管理研究主管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