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5
內地利率下調是福不是禍

內地利率下調是福不是禍
近期,為配合國家經濟發展,銀行業界遵循指示降低利率。工行、中行和農行等國有銀行將於今年第三次降低存款利率,一年期降10個基點至1.55%,五年期降低25個基點至2.25%。五大國有銀行最近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盈利情況,受利潤率收縮影響,銀行利潤增長幅度小於去年,但降低存款利率亦會給銀行提供更多空間,以提供更好的企業和房屋貸款條件。此外,利率下調可以鼓勵家庭將儲蓄從銀行存款轉向其他投資和消費。

疫情期間,內地家庭儲蓄重心向銀行存款轉移,對股票和債券基金市場產生較大影響。降低存款利率會促使存款人將資金從銀行儲蓄轉移到固定收益產品和低估值股票市場。從估值角度來看,降低利率令估值模型中折現率降低,將公司內在價值提高,為股權投資提供更好的條件。降低利率還可以鼓勵資本投資,較低的貸款利率將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借貸,推動經濟周期前進的齒輪。

刺激樓市措施持續出台

國家上星期推出一系列政策阻止住宅市場下滑。政策允許置業者降低首期付款,並鼓勵貸款機構降低按揭貸款利率。根據人民銀行和國家金融監管局的聯合聲明,首次購房者最低首付款將統一設定為20%,二次購房者為30%,按揭利率由銀行與客戶協商確定。此政策將於9月25日生效。有專家認為這將提振房地產銷售,緩解購房者流動性壓力,改善市場情緒。亦有經濟學家認為該措施對現有按揭貸款利率的降低影響有限。無論如何,政策被認為是國家刺激經濟增長的一部分,以應對經濟下滑。

目前仍不確定中央是否會採取進一步措施來緩解財政問題以及地方債務挑戰,但市場預測應該會有更多措施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出台以穩定內部總需求。

先危後機才是危機的真正解讀,當前內地經濟狀況沒有像經濟學家們所預測的那樣不景觀。國家正在對許多行業進行重組,尤其是清理一些不良經營模式(如房地產)和其管理等問題。政府正積極推動結構性改革,以提高行業效率和競爭力。國家希望通過這些舉措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以適應新時代經濟發展需求。

目前來看,國家可能無法達到6-8%長期增長率,但在4-6%之間穩定增長相信是仍然可接受,特別是考慮到14億人口的增長計劃。正如之前所說,信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短暫的危機可能會帶來更大的機遇,能夠等待風暴過去的人都可以迎來更加光明的未來。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