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國際電力:高股息下的能源價值重估

【業務規模與市場地位】
華能國際電力有限公司(902.HK)是國內領先的獨立發電商,提供電力傳輸、分配及轉換等服務,業務覆蓋約20個省份,擁有近50座發電廠,總容量超66,700兆瓦,主要依賴煤電。公司積極擴張,旗下新加坡電力零售商Tuas Power進一步拓寬其版圖。華能電力主要銷往沿海省份公用事業公司,其中廣東與江蘇對其影響尤為顯著。2023年,兩省平均交易電價分別為每兆瓦時466元與453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6%,而燃煤發電容量費用每兆瓦時15.8元,使總成本略高於平均交易價。

【發電增長與財務展望】
2023年10-11月,全國火力發電量同比增長4%與6%,受總用電量增長8%與12%推動,華能第四季發電量預計隨之上升,江蘇與廣東分別佔其火力發電9%與8%。2024年,江蘇發電費用略高於去年,廣東則顯著下降,多數省份電價待定。預計2024年淨利潤達164億元人民幣,每股淨資產3.75元人民幣。大行估計,基於50%利潤分配,2023年股息收益率達6-7%。華能股息政策承諾至少50%可分配利潤,2018-2020年利潤下滑時支付比率曾超100%,如今管理層有望維持高派息,支持國企價值提升政策。

【估值吸引力與投資潛力】
華能集團為國資委全資國企,持股約45%,新能源業務長期增長與火力發電盈利反彈支撐其前景。以5倍市盈率估值(較同行低40%+),目標價約4.9港元,未來6個月預計派息0.33港元,現價收益率達8.2%。低煤價與容量費用引入增強吸引力,結合0.5倍市賬率與高股息特性,華能成為長期投資的穩健選擇。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