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趨勢的反轉
全球長期投資者對內地股市觀點已開始轉向:內地股票在2月底流出速度放緩,區域主動基金經理開始加倉增長股和科技股,特別是那些買入持有策略(Long Only)的基金。隨着國家加強經濟提振措施,內地股市結束了外資連續六個月流出的紀錄。一些投行分析顯示,資金流向轉變並不完全是因為「國家隊」購買股票,這有助於緩解投資者對從1月份低點反彈持續可能性的擔憂。
根據另一份研究報告,美國和歐洲的亞洲基金和新興市場基金在2月份減少對國家低配情況。據EPFR數據,上月內地和香港股票淨流出為22億美元,其中95%歸因於投資者贖回,相比之下,1月份為26億美元。一些基金已開始削減印度持股,稱其估值過高,而風險回報應被配置到更好的地方,這種轉變對於中國重新在全球投資組合中挽回失去份額是絕對有利。
另外,一些持謹慎態度對待內地股票的全球基金最近對內地股票轉為看漲,因其便宜估值、已經變得比早前更穩定的金融和監管風險以及未來收益改善。這是恢復投資者對國家信心最有力的證據。這也表明,全球投資者可能越來越相信內地股市會結束7萬億美元暴跌和逐漸恢復經濟增長的方法。
毫無疑問,對於大多數外國投資者來說,超(或重)配內地股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困難。但隨着許多投資者覺得最壞的擔憂到現在已得到緩解,而內地股票估值倍數亦處於低迷狀態,可增加之風險應該會非常低。滬深300指數股票(CSI300)今年已上漲5%,而去年則下跌11%,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主要指數之一。隨着全球投資者將通過與香港交易鏈接成為內地股票淨買家,這一反彈將預期持續。
基本面強公司吸引力正提升
至於基本面業務表現方面,一些電商巨頭如京東,儘管前瞻市盈率不到10倍,但卻表現出積極的盈利勢頭。這些股票價格相對非常便宜,容易吸引外資入場。一些人甚至敢於投資房地產股,如龍湖集團,因為他們認為開發商的非住宅物業被低估太多。
隨着整個內地股票市場估值的低估,業務基本面更強的公司變得更具吸引力。我們所需要的只是信心和一些具體的業務證據表現,進一步證明國家股票市場是有彈性且會回到其以前輝煌的階段。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
閱讀更多
根據另一份研究報告,美國和歐洲的亞洲基金和新興市場基金在2月份減少對國家低配情況。據EPFR數據,上月內地和香港股票淨流出為22億美元,其中95%歸因於投資者贖回,相比之下,1月份為26億美元。一些基金已開始削減印度持股,稱其估值過高,而風險回報應被配置到更好的地方,這種轉變對於中國重新在全球投資組合中挽回失去份額是絕對有利。
另外,一些持謹慎態度對待內地股票的全球基金最近對內地股票轉為看漲,因其便宜估值、已經變得比早前更穩定的金融和監管風險以及未來收益改善。這是恢復投資者對國家信心最有力的證據。這也表明,全球投資者可能越來越相信內地股市會結束7萬億美元暴跌和逐漸恢復經濟增長的方法。
毫無疑問,對於大多數外國投資者來說,超(或重)配內地股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困難。但隨着許多投資者覺得最壞的擔憂到現在已得到緩解,而內地股票估值倍數亦處於低迷狀態,可增加之風險應該會非常低。滬深300指數股票(CSI300)今年已上漲5%,而去年則下跌11%,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主要指數之一。隨着全球投資者將通過與香港交易鏈接成為內地股票淨買家,這一反彈將預期持續。
基本面強公司吸引力正提升
至於基本面業務表現方面,一些電商巨頭如京東,儘管前瞻市盈率不到10倍,但卻表現出積極的盈利勢頭。這些股票價格相對非常便宜,容易吸引外資入場。一些人甚至敢於投資房地產股,如龍湖集團,因為他們認為開發商的非住宅物業被低估太多。
隨着整個內地股票市場估值的低估,業務基本面更強的公司變得更具吸引力。我們所需要的只是信心和一些具體的業務證據表現,進一步證明國家股票市場是有彈性且會回到其以前輝煌的階段。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