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量化對冲基金策略失效

中國量化對沖基金在政府上月推出經濟刺激方案後,本地股票飆升,導致其模型失效並擠壓空頭組合,可能結束多年來超越市場表現。據萬得系統數據,量化基金多頭策略在9月份落後於內地股票22%漲幅2個百分點,將年初至今超額回報轉為0.1%虧損。相比之下,過去三年其超額報酬率至少達到16個百分點。

市場中性策略(Market Neutral)以在透過剔除波動性來實現絕對回報,但據數據顯示,該策略在9月份下跌0.8%,將今年虧損擴大至2.5%,而過去四年均錄得正回報。量化基金未能趕上9月底市場飆升,繼2月其偏好小盤股下挫後,再次遭遇創紀錄回撤。這些風險威脅到整個1.6萬億人民幣行業吸引力。這個策略以能產生超越市場回報而自豪,但目前正被監管機構加強審查。

這顯示許多基金超額回報並非純粹來自選股能力,而是由於對細股加權投資。以往市場傳統量化模型在今年急速波動中舉步維艱。國內量化基金通常使用多因子模型(multi-factor model)來識別可能大漲股票特徵。細股歷史性超額回報推動近年來對此類股票過分增持。當細股在2月初暴跌,而在政府支持下股市普遍上漲時,量化基金超額回報轉為負數。許多量化基金隨後調整持倉以便趕上漲的基準,這引發細股互相踐踏,形成一個完美風暴。當市場在9月底飆升時,量化基金股票組合通常比基準有更多不同方向投資,因此難以跟隨指數漲幅幅度。與此同時,因指數期貨飆升對其空頭頭寸造成巨大損失,市場中性產品因包括這些空頭頭寸而導致錄得大幅回撤。

一些期貨分析師在本月報告中說明,儘管量化基金也可能錄得顯著收益,但因多樣化組合結構和指數增強策略難以在短期內實現預期超額回報。國內量化基金一個劣勢是股市受政策變動影響很大,這種波動不容易被統計模式捕捉到。突然政策轉變對任何真正量化策略都是一個挑戰。或許投資者應該考慮量化基金是否真正能在國內市場有效運作,畢竟國內市場更多是由政策驅動。他們不應該僅僅因為世界科技改變而受所謂的大數據驅動,使用算法和量化方法來識別國內股票並用此作主要投資策略。在這種情況下,回歸基本面分析是關鍵,包括對宏觀政策變動分析、基於政府發展和支持政策行業趨勢分析。此外,技術分析的使用在最近幾週內未能創造成功交易。從技術理論角度來看,投資者也應重新考慮這種方法在國內市場的有效性。沒有人能夠預測突如其來的變化;但如果這是基於基本面學派思想,其中必然包括宏觀環境分析,那麼,雖然政府公告可能引發巨大股票波動影響。在每個獨特事件發生之前,不會有事前分析,因此,依賴歷史價格和交易量模式進行追蹤和預測的策略在這段時間內,尤其是過去幾週,可能不會奏效。投資沒有免費午餐或捷徑。做功課和深入分析是必須,除非有能夠負擔得起專業意見。

投資者應該考慮量化基金是否真的能在國內市場有效運作,畢竟中國市場更多是由政策驅動的。他們不應該僅僅因為世界變得更加數據驅動,並且使用算法和量化方法來識別中國股票就認為這種策略一定會奏效並最終選擇這種策略。在這種情況下,回歸基本面分析是關鍵,包括對宏觀政策變動的分析、基於政府發展和支持政策的行業趨勢分析。此外,技術分析的使用在最近幾週內再次未能創造成功的交易。

專業投資者應更要注意量化策略未必能在世上每一個市場都可以部署。成熟市場如歐美等反而比較容易。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