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4
【大行點睇】萬洲全球最大豬肉供應商 PE5.6倍平絕同業 目標價6.6元

環球經濟情況,在這一兩星期好像有點起色。上星期美國就業指數亦開始有下跌跡象,令投資者覺得美國聯儲局會趨向短期不會持續加息,甚至乎停息。當然,這樣撇不開經濟下滑出現的情況。大多數多元資產基金在2022年初已經轉向手持大量現金或對某些逆經濟周期之行業進行增持。剛巧被問及有沒有相關的公司可作建議,萬州國際(288 HK)直接浮現眼前。

世界之最,豬肉之冠
根據Statistica 統計公司在2021年報告指出,萬州國際是全球最大豬肉供應商,市佔率有差不多16.7%。亦是美國大型肉類批發商Smithfield Foods的母公司(萬州在2013年全面收購Smithfield, 亦是當年中資收購美資公司之最大成交金額)。當然,同類型的豬肉供應商有Tyson Foods, JBS, Cargill等,但無一能及萬州之大。所以在普通商品市場上,在此等優勢下,一定有必然的競爭力,尤其是在經濟效益成本上,能發揮其大型供應鏈之所長。

上升成本能轉嫁於消費者,能保持高利潤率
在整體營運上,萬州國際差不多超過50%收入來源來自加工包裝肉類製成品。剩下的42%是來自新鮮豬肉售賣, 8%試其他豬肉類食品。在去年期間,售賣於美國的豬肉已經超過公司收入來源56%,中國境內則佔34%,而歐洲大概10%左右。豬肉價格其實在這10年間有很大波幅,通脹指數亦隨着豬肉價格上升而有頗大影響。尤其是在中國內,豬肉價格變成人民生活指標,其中一元重要因素。幸運的是,公司能夠將上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令本身毛利率等指標都沒有太大的變化。毛利率大概徘徊在19%左右,稅息前折攤率EBITDA margin有大概9%左右,而至於淨利率則有4.5%至5%。在整體收入而言,增長必定會有那些科技公司快,但勝在需求穩定,客源忠誠。雖然未必能短期推高營業額,但管理層在公司營運上,能在留存收益(Retained Earnings)中能夠在五年來有兩倍增長,是非常難得。負債比率亦非常整潔,沒有太大財務或槓桿問題。在營運資金上,亦沒有需要關注的地方。反而在回報率上,萬州國際都相當吸引,在整體投資資金回報上(ROIC),都能維持在11%以上,使其經濟附加值能平均達到4%以上,亦顯得公司管理方面十分穩定。每年差不多能製造出90億人民幣現金流,這也是一個相當吸引的地方。相比起其他大型肉類或食品製造公司,萬州國際在這一方面的數據都相對較好。

估值倍數雖然長期處於低位,但市場如有調整,必定有很大上升空間
另外,在價值方面,萬州都處於非常便宜的估值。例如用EV/EBITDA比較, 萬州3.9倍知估值對比起河內中位數8.7倍低得多。如用大家常見的市盈率,萬州只有5.6倍,比起同行中位數19倍有非常大的差別。當然,公司之估值一路以來,不管用那一個指標,都處於一個低位。在中長期投資角度來看,亦不會覺得這個倍數能有多大變化。雖然預計公司不會回到以前七倍以上的EV/EBITDA倍值,但5.5倍的水平應該能夠達到。預測今年全年會有人民幣195億元稅息前折攤利潤,保守股價都能夠達到超過港幣$6.6。

後記:跨國經濟效益如實現,成本進一步受控制,更有利營運作業
投資者應值得留意是,這一家中國企業進行對美資公司收購這數年間,除了能獲得龐大的外國市場外,必定能夠引入國外知營運結構,再加上中國境內嶄新發展之物流系統,這能將成本進一步控制,優化其供應鏈之績效。大家可以留意其業績報告中是否有處理此事項。總括而言,在這一個前景可能未別太明朗的環境下,這一家有實力而收入來源又穩定的公司能提供大家一個暫時的避難所。如果市場對其估值倍數有所調整,這會製造很大的上升空間。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