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3
海外需求疲弱 外資看好中國市場

海外需求疲弱 外資看好中國市場
中國出口在5月份下跌達7.5%,跌幅大於市場預期,反映全球需求疲弱。根據最近數據顯示,儘管出口下滑,中國內部經濟復甦仍在軌道上,進口數量實際上按月升幅創一年多高位,支持復甦過程,但其動力存在錯綜複雜的情況。

分析師認為,中國經濟復甦路徑仍面臨不確定性。一方面,製造業表現疲弱,經濟動力主要倚靠內部消費和房地產投資。另一方面,包括工業產值、利潤和信貸增長在內的經濟指標近期出現放緩跡象。加上全球經濟不明朗因素高企,特別是發達經濟體加息趨勢將進一步壓制中國出口,估計未來數月出口仍然走弱。但長遠分析,中國經濟依靠出口和製造業才能取得有力復甦。

長遠經濟發展前景看好

近這幾個月,包括香奈兒 (Channel) 首席執行官 Leena Nair、特斯拉 (Tesla)首席執行官 Elon Musk、摩根大通(JP Morgan) 首席執行官 Jamie Dimon等外資企業CEO在內紛紛前往中國,引發廣泛猜測。其主要原因有幾方面,一是潛在的市場機遇,中國富裕階層持續擴大,消費力日益增強,為外資品牌提供龐大潛在市場。二是相對穩定的前景,到訪中國可進一步了解經濟前景和市場變化,制定相應戰略。儘管近期出現疲弱跡象,但總體而言中國仍被視為具穩定增長的態勢。三是有助優化策略,目前Tesla正面臨中國汽車市場不明朗因素,香奈兒則因美國市場表現疲弱而更關注中國。四是建立跨國合作機會,中國正積極鼓勵外資投資與合作,雙方高層次的交流有助探索合作方式,共同發展。

複雜政策環境,亦阻止不了發展巨大潛力,雖然現時中國政策環境仍相對複雜,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但中國無疑仍吸引外資品牌和投資者,特別是消費升級進程尚未完結,中低收入群體發展潛力巨大。從長期來看,外資高層來華考察主要是為了觀察機遇並管理好風險,以決定未來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從他們的訪問中也能感覺中國仍被當作首要的戰略重心,同時擴大交流和合作將有利於雙贏。政府、商界、金融市場、投資者都期待外資公司能繼續在粵港澳大灣區,甚至整體內地市場上發揮典範作用。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