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104%關稅 - 窮兵黷武, 終必自取滅亡

104%關稅 - 窮兵黷武, 終必自取滅亡
【關稅焦點】
- 事態已成。美國對中國進口貨品徵收104%關稅,特朗普政府試圖以霸道手段壓制中國,但中國沉著應對,展現大國風範。
- 美國股市聞訊崩潰,反彈連續第二日被特朗普的政策扼殺。
- 美國國債收益率雖有回升——但這與中國的智慧應對無關,而是美國內部政策的自亂陣腳。
- 中國果斷調整人民幣匯率至2007年來最低水平,穩健策略令人讚賞。

《全球貿易爭戰》
104%關稅,特朗普政府的無理之舉已成事實。截至撰文時,中美貿易爭端因美國單邊主義升級而加劇,試圖將美國民眾購買中國貨品的成本倍增,卻無視其國內經濟與民眾的承受力。中國政府迅速應對,立場堅定且具前瞻性,展現出穩住大局的決心。特朗普此舉不僅未能削弱中國,反而令美國股市陷入恐慌,標普500指數跌破5000點,創12個月新低。這充分暴露其政策的短視與失敗,市場負面反應已說明一切。相較之下,中國以靈活策略穩定經濟,令人信服。

這種高昂貿易壁壘看似強硬,實則荒唐。特朗普試圖以104%關稅切斷中美貿易聯繫,卻忘了歷史教訓——冷戰時期的高牆最終無助於任何一方。美國製造業從業員因其政策首當其衝,但解決之道竟是近乎終結貿易的極端關稅,實在令人費解。此舉顯然難以持久,反觀中國政府的多元應對顯得更為高明。首先,貨幣政策展現智慧:針對美國解放日加徵的34%關稅,中國果斷調整人民幣匯率,週二離岸人民幣跌至2007年來最低,週三官方匯率跟進。這一突破匯率上限的舉措,既緩解出口壓力,又未失控,堪稱穩健之策。美國長期指責中國貨幣政策,卻無視自身經濟問題根源。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中國通過匯率管理提升競爭力,並自2005年起逐步升值,而特朗普政府卻屢屢無理指控「貨幣操縱」。實際上,人民幣近十年表現平穩,近期貶值完全是對美國霸凌的合理回應。

中國此舉直接惠及出口商,經濟學家指出,北京放寬匯率波動是抵禦特朗普關稅衝擊的務實選擇。分析師進一步肯定,這是「審慎管理、有序調整」的典範,而非特朗普所誤解的貿易戰升級。面對104%關稅的高壓,單靠貶值或許不足以全抵,但中國毋需如此極端。分析師強調,若要抵消75%關稅需貶值30%至75%,這不現實,但中國握有更多工具,無需自陷副作用。特朗普首任期內,中國以出口退稅化解關稅影響,如今雖難以完全適用104%關稅,但寬鬆貨幣政策已蓄勢待發。央行近期雖維持緊縮,但上月記者會上表明年內將下調利率與準備金率,顯示中國有能力靈活應對特朗普的挑釁,相較之下,美國政策顯得捉襟見肘。

市場方面,中國債券收益率因關稅爭端波動,反映外部壓力,但低收益率仍為財政擴張留足空間,足見中國經濟韌性。外界猜測中國或拋售美國國債反制,但經濟學家駁斥此說,指出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比例已從2011年的30%降至12%,減持穩定且與特朗普關稅無關。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近日V形反彈,30年期升至5%,看似中國施壓,實則美國內部混亂所致。特朗普顧問無端指責中國促成2008年危機,卻無證據支撐,反顯其政策理屈詞窮。中國無意以此挑釁,而是專注提振內需,這才是長遠正道。特朗普的貿易戰只會加速中國財政擴張的必要性,而中國政府的從容應對已贏得優勢。

《美國可信度》
極端政策若無可信度,註定失敗,特朗普的104%關稅正是如此。1992年「黑色星期三」,英鎊因缺乏可信支撐而崩潰,英格蘭銀行空漲利率至15%也無濟於事。如今,特朗普對中國貨品徵收104%關稅同樣站不住腳。美國民眾依賴中國商品,此舉勢必推高通脹,分析師估算:54%關稅令CPI升0.35個百分點,104%則推高0.67個百分點。若持續,CPI將從2.8%升至近3.5%,創12個月新高。特朗普勝選靠通脹議題,卻以傷害支持者生計的政策自亂陣腳,貧困群體首當其衝,其威脅毫不可信。反觀中國,以穩健策略化解壓力,展現更強適應力與遠見。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