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3
美國債券尚吸引 長遠投資宜謹慎
2023上半年,債券投資者一直被陷入困境中,而2022年的連續加息更令債券價格大幅下跌,但為何經濟學家和分析師仍將政府債券視為一項相對安全和無風險之投資?
債券對股票——誰勝誰負?以被視為全球最安全避風港的美國國債為例,2022年的回報率為-17.8%,與標普500的-18.0%相比,債券的安全性幾乎毫無意義。債券當然提供一種合約上「肯定」的固定收入,但實際上,債券和股票都存在風險,而這差異在目前亦只是非常細微。截至目前為止,2023年美國股票比債券表現更為出色,但標普500和納指在本年的反彈幾乎全由7家最大的科技公司推動,市場在年初都認為加息將把科技公司未來收入的現值縮小,而事實上,市場卻被人工智能主題的力量完全蓋過了,這也是二十年來史無前例的情況。
不穩定性令投資者卻步
考慮全盤棋子,美債地位仍有其最近令債券市場不安原因,包括惠譽評級機構對美國國債的降級,到慣性美國財赤預趨勢,以及日本企業由美撤資。曾任國際清算銀行貨幣與經濟部門主管,威廉·懷特(William White),最近提出更深層次的觀點是世界正從富饒時代走向匱乏時代。自冷戰結束以來,許多趨勢正在蔓延:錯綜複雜的全球供應鏈、以倍數增長之全球勞動力、國際貿易增長超過國內自身產品總值增長等。同時,能源供應受氣候變化和安全擔憂所限制,私人、企業和公共債務不斷增加限制政策選擇。這造成一個通脹壓力負擔更重的世界,也步入一個通脹率和利率波幅變得更動盪的時代,這對債券市場造成金融不穩定性,使投資者卻步。
盈利仍勝次級企業債券
如美國聯儲系統是一個完美及永不破產的中央銀行,那美元何能保持世界主要儲備貨幣地位?雖然中央銀行利用印鈔能解決部分問題,但目前世界上暫未有替代方案來取代美元和美國國債。對於投資者來說,美國國債盈利尚算可觀,亦可以提供高於2%通脹目標之回報。比起目前其他次級企業債券,美國國債仍是較好的風險選擇。
累積債務或致「霸權循環」
歷史循環,誰是下個霸主?有研究西方歷史的讀者都知道霸權循環規律,從荷蘭、西班牙再到英國,繼而轉到現時的美國,每次交替均有一個共通點——累積債務所累。如果不採取恰當之債務發行政策以最快及有效的方式控制通脹,其領導地位將難以保證,對其政治、經濟和社會穩定將帶來災難性後果。正如之前所建議,美國國債目前仍然安全,但長遠來看,投資者應謹慎行事。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
Read More
債券對股票——誰勝誰負?以被視為全球最安全避風港的美國國債為例,2022年的回報率為-17.8%,與標普500的-18.0%相比,債券的安全性幾乎毫無意義。債券當然提供一種合約上「肯定」的固定收入,但實際上,債券和股票都存在風險,而這差異在目前亦只是非常細微。截至目前為止,2023年美國股票比債券表現更為出色,但標普500和納指在本年的反彈幾乎全由7家最大的科技公司推動,市場在年初都認為加息將把科技公司未來收入的現值縮小,而事實上,市場卻被人工智能主題的力量完全蓋過了,這也是二十年來史無前例的情況。
不穩定性令投資者卻步
考慮全盤棋子,美債地位仍有其最近令債券市場不安原因,包括惠譽評級機構對美國國債的降級,到慣性美國財赤預趨勢,以及日本企業由美撤資。曾任國際清算銀行貨幣與經濟部門主管,威廉·懷特(William White),最近提出更深層次的觀點是世界正從富饒時代走向匱乏時代。自冷戰結束以來,許多趨勢正在蔓延:錯綜複雜的全球供應鏈、以倍數增長之全球勞動力、國際貿易增長超過國內自身產品總值增長等。同時,能源供應受氣候變化和安全擔憂所限制,私人、企業和公共債務不斷增加限制政策選擇。這造成一個通脹壓力負擔更重的世界,也步入一個通脹率和利率波幅變得更動盪的時代,這對債券市場造成金融不穩定性,使投資者卻步。
盈利仍勝次級企業債券
如美國聯儲系統是一個完美及永不破產的中央銀行,那美元何能保持世界主要儲備貨幣地位?雖然中央銀行利用印鈔能解決部分問題,但目前世界上暫未有替代方案來取代美元和美國國債。對於投資者來說,美國國債盈利尚算可觀,亦可以提供高於2%通脹目標之回報。比起目前其他次級企業債券,美國國債仍是較好的風險選擇。
累積債務或致「霸權循環」
歷史循環,誰是下個霸主?有研究西方歷史的讀者都知道霸權循環規律,從荷蘭、西班牙再到英國,繼而轉到現時的美國,每次交替均有一個共通點——累積債務所累。如果不採取恰當之債務發行政策以最快及有效的方式控制通脹,其領導地位將難以保證,對其政治、經濟和社會穩定將帶來災難性後果。正如之前所建議,美國國債目前仍然安全,但長遠來看,投資者應謹慎行事。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