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
中國建築國際:MiC技術與政策紅利的雙重驅動

【MiC技術領先與業務增長】
中國建築國際(03311.HK),作為央企中國建築(601668.SH)旗下子公司,專注中港澳基建投資與建築工程,是港澳區最大總承建商之一。公司憑藉成熟的組裝合成(MiC)建築技術,以短工期、低成本與節能減碳的優勢脫穎而出。2022上半年,MiC相關合同佔比達43.6%,同比提升18.1%,推動國內業務收入增長15.2%至49.7億港元。MiC技術不僅提升訂單量,更為公司未來市場份額擴張奠定基礎,展現其在城市綜合投資運營中的領導地位。

【政策利好與大灣區機遇】
《長遠房屋策略》預計2024-2034年公營房屋需求達30.8萬單位,中建作為潛在競標者,若成功中標將獲穩定現金流與可觀利潤。國家新增1萬億元人民幣國債支持災後重建與防洪工程,涵蓋八大領域,包括災後恢復、自然災害防治及城市排水能力提升等,為中建內地業務注入增長動能。大灣區發展加速,2023年中建簽署8個新項目,總合同值超300億港元,速成項目增至19個。“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委員會”近期會議顯示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中建香港業務規模預計三年內從2000億港元增至4000億港元,市場份額有望從20%進一步提升。

【估值吸引力與投資前景】
中建當前股價低位,風險回報比具吸引力。隨基礎設施投資改善與香港市場規模擴張,其領先地位將推動業績增長。政府刺激政策與業務模式優化下,中建展現穩健擴張潛力。以1.0倍市賬率與7.0倍市盈率估值,假設WACC為9%、稅後債務成本4.6%、目標債務對資本比20%,目標價達11.5港元,較6月建議價高1港元。政策紅利與MiC技術優勢加持,中建為長線投資者提供理想機會。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