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9
市場風險偏好回升 港股反彈機會或來臨
據彭博數據分析,2023年11月份投資者大量資金投入到高收益債券ETF和投資級公司債券ETF,重新表現出對風險資產的興趣:高收益債券ETF吸引全球116億美元資金,創下歷史紀錄,而投資級公司債券ETF也吸納100億美元淨買入。這種風險偏好情緒使得11月成為今年以來全球ETF流入資金最多的月份,總額達到1,275億美元。投資者對於美聯儲降息前景感到樂觀,使高收益基金成為受益者之一。
市場憧憬美聯儲減息
與此相反,美國政府債券ETF資金流入下降至最低水平,但回報依舊十分可觀。幾個月前,我們曾建議投資者考慮購買美國政府長債ETF(TLT US),當時價格約為85美元。截至12月16日,該ETF已經上漲到接近100美元。這也反映市場對美國利率的情緒轉變——即美國利率已經達到峰值,可能會邁出降息這一步。
從固收角度來看,目前似乎一切都在按預期進行。對於香港投資者來說,寒冬已經持續4年多。美國政府迫使其盟友間接對香港市場施加限制,通過實施規則限制持有香港證券。在過去幾十年裏,這一規則一直是推動香港證券價格走勢和估值因素之一。香港公眾投資者因在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亦不得不承擔其後果。相比之下,美國機構投資佔比60%至70%,他們有工具去減少相對風險。
跌勢是否持續?那也未必。萬事皆有轉折點,如限制政策實施時,在港交易所的某些電信股票結果是價格暴跌近40%;但這些股票內在價值保持不變:它們繼續支付股息、報告盈利和增長預測。因此,行業反彈的程度已達到一個合理水平。
清倉壓力漸退 港股料喘定
目前來說,由於外國機構被「強制」清算內地和香港的投資組合,香港股票估值已被壓制了幾年。預測截至2023年底,清倉壓力消退後,而這些證券基本需求仍然穩固。雖然經濟前景不似預期而導致市場下跌,但絕不會達到如此幅度和深度。
目前市場和經濟有一個比較好的情況是,投資者不是沒有資金進行投資,而且事實恰恰相反。投資者確實虧損一部分,但根據銀行系統存款的指數增長,他們仍有額外存款和儲蓄,他們只是不願意投資,而是要選擇等風暴過去才再進行。當然,投資者可以等待更確定的信號,但到時,如恒指上漲到19,000點甚至20,000點,再進場後的潛力回報會變小。國家已經表示將進一步推動經濟,而關鍵在於執行計劃和投資者的信念。投資者要決定的是更喜歡早期參與這次上漲,或等待更多入場信號。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
Read More
市場憧憬美聯儲減息
與此相反,美國政府債券ETF資金流入下降至最低水平,但回報依舊十分可觀。幾個月前,我們曾建議投資者考慮購買美國政府長債ETF(TLT US),當時價格約為85美元。截至12月16日,該ETF已經上漲到接近100美元。這也反映市場對美國利率的情緒轉變——即美國利率已經達到峰值,可能會邁出降息這一步。
從固收角度來看,目前似乎一切都在按預期進行。對於香港投資者來說,寒冬已經持續4年多。美國政府迫使其盟友間接對香港市場施加限制,通過實施規則限制持有香港證券。在過去幾十年裏,這一規則一直是推動香港證券價格走勢和估值因素之一。香港公眾投資者因在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亦不得不承擔其後果。相比之下,美國機構投資佔比60%至70%,他們有工具去減少相對風險。
跌勢是否持續?那也未必。萬事皆有轉折點,如限制政策實施時,在港交易所的某些電信股票結果是價格暴跌近40%;但這些股票內在價值保持不變:它們繼續支付股息、報告盈利和增長預測。因此,行業反彈的程度已達到一個合理水平。
清倉壓力漸退 港股料喘定
目前來說,由於外國機構被「強制」清算內地和香港的投資組合,香港股票估值已被壓制了幾年。預測截至2023年底,清倉壓力消退後,而這些證券基本需求仍然穩固。雖然經濟前景不似預期而導致市場下跌,但絕不會達到如此幅度和深度。
目前市場和經濟有一個比較好的情況是,投資者不是沒有資金進行投資,而且事實恰恰相反。投資者確實虧損一部分,但根據銀行系統存款的指數增長,他們仍有額外存款和儲蓄,他們只是不願意投資,而是要選擇等風暴過去才再進行。當然,投資者可以等待更確定的信號,但到時,如恒指上漲到19,000點甚至20,000點,再進場後的潛力回報會變小。國家已經表示將進一步推動經濟,而關鍵在於執行計劃和投資者的信念。投資者要決定的是更喜歡早期參與這次上漲,或等待更多入場信號。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 (CPA)、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 以上由香港文匯報,香港經濟日報旗下《iMoney》智富雜誌,財經專欄作者,黃偉棠先生之撰文轉載 **